正在讀入中
為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擴大,東京會場延期了1年5個月,10月13日(星期三)開幕。將於2021年11月24日星期三舉行。
由於緊急事態宣言的出發,雖然擔心舉辦,但是9月末解除了,雖然有一部分限制,但是總算是舉辦了。
圖片提供:國立科學博物館
會場是作為自然史及科學技術史展示聖地的上野國立科學博物館!因為在市中心交通也很好,今後天氣會變得適合外出,所以關東近郊的人,或者錯過了至今為止的巡迴展的人,請一定要趁這個機會觀看。
※進入國立科學博物館需要提前線上預訂。關於入館方法的詳細內容,請看國立科學博物館的主頁。
國立科學博物館上野本館(日本館)是1931年以新文藝復興樣式為基調建造的有來歷的建築物,從空中看是當時科學技術象徵的飛機形狀而聞名。2008年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遺產。
日本館的中央大廳裡設置了裝有彩色玻璃的設計很棒的圓頂。會場是面向中央大廳的企劃展覽室。
在這個中央大廳準備了可以觸摸木組理解的手把手展示,但是為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擴大,現在手把手展示中止了。
入口部分播放了配合這次巡迴展製作的2部電影(《木組之家》、《繼承組子工藝技術》)的簡短介紹影像。其他會場設置了劇場室,但是由於本會場的情況無法設置,所以取而代之的是舉辦上映會(10/17及10/31)。
這次是國立科學博物館和竹中大工道具館的共同企劃,除了至今為止的巡迴展內容之外,國立科學博物館的珍藏收藏品也展出了。
其中最突出的是建築工匠用精致的技術製作的法隆寺五重塔和藥師寺東塔的木組模型(縮尺1/25)。以前在國立科學博物館的常設展上展出,現在收藏在收藏庫裡,所以很少能看到。不要錯過。
穿過入口的話,介紹各種各樣的接頭和動作的木組框架角迎接。本次展會對應多語種,解說板對應日語和英語。另外,通過讀取會場設置的QR碼,也可以對應華語和韓語。
民房的頂梁柱等使用的木組,四方插的實物大模型。是上面組裝的狀態,下面被分解的狀態。本次展覽特別為主要展示品準備了製作者的視頻解說。製作本展示品的千葉木匠阿保昭則先生(耕木杜)為我們解說了木組的秘密和道具的使用方法。通過讀取解說面板上附帶的QR碼,可以轉到YouTube頁面(館內有免費Wi-Fi)。
鐮倉國寶圓覺寺舍利殿是室町時代禪宗樣式的代表建築。這裡以分解的形式展示著由支撐屋檐的總數66件的部件構成的組合物。另外,可以在CG上看到這些組合的樣子。
這是國立科學博物館展出的組裝物和屋頂的木組模型。組物模型是以當麻寺東塔(國寶·奈良時代末期)為範本製作的,屋頂模型是以明通寺三重塔(國寶·鐮倉時代)為範本製作的。
這是人類國寶須田賢司的作品。被美麗的石目吸引。角的部分實際上是由複雜的接手組成的。在YouTube上也能看到須田賢司先生的解說。
不使用任何五金和塗料而是組成樹木,表現信州山巒的組子屏風。請務必在會場觀看代表日本的建築工匠的精致技藝。這邊也能在YouTube上看到製作的榮建具工藝的松林節男先生的解說視頻。
請務必用實物確認組子的細節!
接下來是歐洲的木組。這裡介紹了支撐多默窗屋頂等的被稱為吉他的木組和架台。在日本看不到的複雜的木組可以和影像一起觀看。
這個巨大的木組是山口縣岩國木造的錦帶橋的木組的一部分以2.5分之1的尺寸製作而成的。製作是由進行平成更換的棟梁·海老崎茜次先生製作的。我們可以了解世界上罕見的樹木建造的拱形結構。另外,國立科學博物館還在早稻田大學展出了用於錦帶橋構造實驗的模型。
最後,是不可思議的木組角。試著收集了6種像拼圖一樣的木組。本來想和Hazon展示一起享受,但是為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擴大,只展示了看。牆面上登載了與本次展覽有關的古建築所在地地圖,希望您能作為外出的參考。
形狀複雜怪異的河合接頭。你可以和YOKO組合。
完成後,從外表看完全看不見的木組。請一定要在會場,與清爽的樹的香味一起享受那個不可思議而美麗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