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照片傳達現在正在舉辦的神戶會場的情況。
會場是木匠道具館1F大廳。三章構成,每個房間都分開了。
這次展覽會以建設公司五家大型企業為首,從企業和大學展出了珍貴的資料。開頭的2點是“匯兌銀行三井組柱頭”(1874年)和“清水滿之助總店磚基礎”(1903年)。平時在清水建設的總公司內展示的東西特別展出了。
第1章“建築文明開化”從江戶時代棟梁的歷史開始。右手雕刻的是9代竹中藤右衛門。左手的儀式道具是幕府大棟梁甲良家傳來的貴重物品。
在“棟梁、挑戰西式”環節中介紹的是二代清水喜助的擬洋式建築。照片原本是三井組的總店計畫,之後成為國立第一銀行的建築模型(竣工:1872年,模型製作:1930年)。在NHK晨間劇《阿淺來了》中成為話題的“銀行”正是這個建築物。另外,開頭介紹的“匯兌銀行三井組”是在那之後由清水喜助建設的。
在“西式木造建築的手法”角,用模型介紹了明治時代引進的“下見板”和“洋小屋”等西式木造建築的技術。
在“製作磚瓦、堆磚”角,還準備了與明治時代的磚瓦一起,實際裝載並確認當時磚瓦的堆放方法的手把手展示。
第2章《與歷史主義的格鬥》介紹了日本人真正學習西洋建築技術的過程。照片右邊是“日本建築師的登場”欄目。箱子中展示了被稱為古典建築名手的長野宇平治的珍藏書。左手是“建設業現代化”角。介紹了建設公司中設置的設計部的彩色圖紙。
在“進化的磚造”角,介紹了英國建築師康德爾的磚瓦建築“三菱一號館”和其弟子辰野金吾在“東京站”看到的磚造的發展。
第3章在《鐵和混凝土》中,提出了改變近代建築的兩種材料“鐵”和“混凝土”。
這是被稱為樞密院(現在的皇宮員警本部)的建築物的配筋模型。混凝土技術開始使用的時候是用這樣的模型驗證的吧。我是從京都大學藉來的。
在“混凝土改變建築”的環節中,介紹了關東大地震前用於建築的被稱為卡恩系統的鋼筋。這是清水建設技術研究所展出的作品。
是“瓷磚和陽臺的流行”環節。介紹了京都大學教授武田五一收集的瓷磚和從INAX LIVE博物館藉用的陽臺型框架。
在“歷史主義的到達點”環節,介紹了被稱為歷史主義建築最高峰的明治生命館的設計、施工技術。中央的青燒圖紙是矩計圖和工程表,臨時設計圖。左手邊展示著格力爾(面格子)和工程的記錄影像。
在B2F的圖書館裡設置了特設的視頻角。在右手邊的電視上可以看到昭和初期的名作《大阪煤氣大廈》和《明治生命館》的工程記錄影像。左手邊以“這片土地的記憶”為題,介紹了竹中工務店總店在此地時的記錄。
展覽之後將在名古屋和東京巡迴展出。住在關西近郊的人到12月27日為止都會舉辦,請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