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會概要

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木造建築,每個地區都有其特性。建築不僅反映了氣候和材料等環境特性,還反映了人們為了生活而建立的信仰和對外交流等各種各樣的因素。
本次展覽會以被稱為東南亞島嶼部的大小不一的島嶼構成的地域為焦點,介紹其建築和生活文化。其中,作為該地區主要民族的奧斯特羅尼西亞語族(跨越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越南),以動漫主義為基礎,受到鄰近中國、印度和伊斯蘭的影響,殖民時代以後也受到歐洲的影響,每個民族都形成了獨特多樣的建築世界。建造這樣一個地區的建築技術是怎樣的呢?既有帶著道具渡來的工匠,也有原本工匠本身就不存在的地方。熟悉並運用從身邊生活圈得到的材料的智慧。我想從建築技術的側面窺見融合了多樣文化的東南亞世界。
※本次展覽將在東京神戶兩個會場舉行。

 2018年10月6日(週六)~12月2日(週日)
 竹中大工道具館1F大廳
舉辦時間  9:30至16:30(入場時間為16:00)
休館  週一(節假日則為第二天)
入館  一般500日圓,大高中生300日圓,中學生以下免費,65歲以上的人200日圓(包括常設展覽參觀費)
 竹中大工道具館
 駐大阪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總領事館
 國立民族學博物館
 佐藤浩司(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副教授)

會場照片

  

  

  

■會場的樣子(視頻)

■會場照片報告

會場照片報告

相關活動

“技與心”演講會“南之島的生活與建築-與自然共存的術-”
我們採訪了常年調查東南亞島嶼部的建築人類學家和當地建築師。
 2018年10月7日(星期日)13:00-16:00
 佐藤浩司(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副教授)
 格德·克裡什納(居住在巴釐島的建築師)
 阿部光葉(東京工業大學研究生)
 拉塞爾大會場(神戶市中山手通4-10-8)
參加  免費
 當天先到的200名(無需申請)

研討會“用身邊的自然建造房子”
我想一邊學習印度尼西亞式的房屋建設,一邊在神戶體驗其中的一部分。首先是1收穫,然後是2活用稻草建造住所。

照片報告1

照片報告2

 ①2018年10月20日(週六)9:30-12:00(雨天順延)
 ②2018年11月17日星期六10:00-15:00
 佐藤浩司(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副教授)
 相良育彌(茅草葺工匠庫姆代表)
 菅野勝友(木匠狐狸代表)
 ①10/20:神戶市西區農場(從神戶市營捷運西神中央徒步20分。有停車場)
 ②11/17:竹中大工道具館館內特設會場
 ※①因為要體驗割稻子,所以請做好滿是泥的準備。
  當地只有自來水。廁所打算使用停車場的設施。
參加  免費
 ①②各20名(※中學生以下的人需要監護人陪同)
 ※報名人數多的情況下抽選。抽籤的話,兩天都能參加的人優先。
申請截止  2018年9月28日星期五
“技與心”研討會[90]“國王之館的建造方法-爪哇島的木匠技術-”
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的王宮建築中,可以看到用很少的柱子數量和動態的垂木構造支撐大屋頂的技術。本研討會以展覽會上也介紹過的爪哇島15世紀末以後的王宮和清真寺為題材,對其歷史和技術進行了解說。
 2018年11月17日(週六)13:30-15:00(13:00開場)
 泉田英雄(建築史學家、原筑波大學講師)
 神戶藝術中心會議室
參加  免費
 80名(報名者多的情況下抽選)
申請截止  2018年11月2日星期五

 

相關活動申請方法
請用各活動頁面的申請表往返明信片申請。

■各活動頁面
・“技與心”演講會“南之島的生活與建築-與自然共存的技巧-”
・研討會“用身邊的自然建造房子”在這裡
・“技與心”研討會[90]“國王館的建造方法-爪哇島的木匠技術-”在這裡

■往返明信片(每張明信片最多1人)
[去信用背面]
①活動名稱、希望日期和時間2參加者姓名(弗利迦納) ※研討會上,中學生以下的人要填寫監護人姓名。 ③郵政編碼、地址4電話號碼5年齡
[回信用表面]
在收件人處填寫申請人的郵政編碼、地址和姓名。
背面是未填寫的。
[申請處]
〒651-0056神戶市中央區熊內町7-5-1 
竹中大工道具館活動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