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nomi]
只
只

大正時代有一位名叫加藤熊次郎的木匠。雖然技術確實很可靠,但是因為工匠的氣質,所以從東京流到大阪當了工匠。因為用江戶人方言搗亂,所以“江戶熊”是其通名。
據說作為名匠而聞名的千代鶴是秀的道具,甚至是工匠供奉在神龕上的東西。知道了這一成果的江戶熊,明明一見都不知道,卻讓他代筆寫下了殷切的願望,並隨信寄去了戶籍謄本。千代鶴接受了他的心根,鍛煉了15支大入鑿,籌措了火車費,用夜行送到了大阪。因為總是直接交給訂貨人,自己確認評價。據說在大阪站初次見面的兩人,互相表現出了貧窮的樣子。千代鶴在自己接受之前不遺餘力地工作,所以一生都是寡作,雖然賣價很高,但是生活卻不輕鬆。同樣是木匠的工夫在1日圓50錢的時代,購買了15支150日圓的千代鶴的道具的江戶熊,為了自己的手臂而藉了巨額的藉款,據說2~3年後把女兒中的一人拿到了藝妓。兩人在那之後也很親密地交往,江戶熊去世的時候,千代鶴的鑿子達到了37支。那些在戰爭時受災等經歷了數奇的命運,但是一部分現在被收納在本館,得到了安居之地。

▲ 江戶熊的鑿子(花紋因戰爭災害而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