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無銘的作品
1982年夏天,我去東京廣尾的醫院探望石堂輝秀。輝秀(1899年生)是石堂家第10代道具鍛造、製作刨子的當代名匠,是8代是一、9代秀一世世代代留在日本木匠道具史上的名匠的門第的長子。在木匠道具館買到的無名刨子,從其形狀、錘跡等來看被認為是輝秀作,所以也是因為希望在健康的時候見到一次,直接向本人看的願望。
趴在病床上的老人靜靜地用眼睛回應了我們的問候。得了肺癌,因為手術沒有聲音。嘉來用布壓住了拔身的刀刃,戰戰兢兢地伸出到臉前,靜靜地伸出了雙手。我們一瞬間變得“哈哈”了。是5寸寬的大刨子。重。刀尖向胸前。然而,耶和華手上的刀具卻絲毫沒有働搖。突然,他安靜地被領養了。然後他寫道:“肯定是石堂的刨子。”一個月後,傳來了訃告。
果然在這一年的6月,我拜訪了會津製作鑿子的名匠長嶺重延(1897年生),但在下個月去世了。然後,終於刻上名字的不久的鑿子變成了兩塊遺作送到了。我們相繼失去了兩位名人。時間不會等我們。
該讀物以本館開館1年前(1983年)廣泛傳達設立木匠道具館的意義為目的,以原副館長、嘉來國夫以及原館長助理、西村治一郎2人為主,以“道具·よもやま話”為題,在竹中工務店社報(1983年發行)上重新連載的內容。因為是20多年前的記述,所以也有舊的內容,請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