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飯食
以前,在鍛冶町三木,將近半數的男人都注定從事與刀具、道具相關的工作。國小畢業後,首先去鍛冶屋的店見習奉公。還是個年幼的孩子。力氣工作早已過去,專為打掃、保護孩子和雜事而日夜進行。儘管如此,即使沒有人告訴我,在不知不覺中也會明白工作的程序。
到了17歲左右,終於有了身體,到20歲的士兵檢查為止都是在工作場所學習技術的時代。看、模仿,用身體一個一個地記住基本。平安服完兵役後回到師傅身邊,擔任1年左右的謝禮奉公。
從那以後,終於開始了追求一條獨立的道路的修行。一個人旅行、寄身於各地鍛冶屋的著名師傅那裡學習。據說這被稱為飯食。夢想著不久成為坐在爐旁的雙子座上的師傅。
該讀物以本館開館1年前(1983年)廣泛傳達設立木匠道具館的意義為目的,以原副館長、嘉來國夫以及原館長助理、西村治一郎2人為主,以“道具·よもやま話”為題,在竹中工務店社報(1983年發行)上重新連載的內容。因為是20多年前的記述,所以也有舊的內容,請原諒。